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高层次人才与青年教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3日 阅读次数:690东北林业大学高层次人才与青年教师
学校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二级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有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万多人。自1952年建校以来,已向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0万多人。现有教职员工2773人,其中专任教师1521人(教授323人、副教授7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讲座教授1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名。近年来,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和省级模范教师5人。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有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植物资源生态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等54个研究机构;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留学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省部级领导、商界精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每年有10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与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访问和考察;每年有100多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科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学校,每年与美国、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公费出国(境)外攻读学位。
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520多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林学会梁希奖90项、省部级奖励113项(其中一等奖20项),获得国家专利710多件。
学校连续14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至今连续被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三育人”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5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学校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继续坚持和丰富办学特色,力争到2022年(建校70周年)使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到2032年(建校8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52年(建校100周年)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
招聘公告
根据《东北林业大学2015-2019人才引进规划(“5211”人才引进计划)》的文件精神,学校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性大学,现面向全球诚聘英才,重点引进对学科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有重要补充及支撑作用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一、学校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坐落于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二、招聘原则
(一)公开招聘工作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着眼于长远发展,统筹规划。
(二)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
(三)注重引进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海内外优秀人才,重点引进对学科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有重要补充及支撑作用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三、招聘层次
(一)领军人才或领军团队
在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领军人才或领军团队。
(二)杰出青年学者
具有博士学位;在学术顶级刊物上发表过高被引学术论文;具有成为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入选者潜力的海内外杰出青年学者,或境外知名高校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员,或境外知名研究院(所)相当水平研究员级别人员;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45岁。
(三)优秀青年学者
具有博士学位,在本领域二级学科顶级刊物上发表过高被引学术论文;具有成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龙江学者、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入选者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放宽至40岁。
(四)青年骨干
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在海内外知名学术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本领域二级学科优秀刊物上发表过高被引学术论文(不少于3篇);具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能力,且在学术、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海内外青年骨干;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外语英语应通过国家六级考试、其它语种应通过国家四级考试以上水平(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可不受此限制)。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五)优秀青年教师
道德素质高,业绩突出、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第一学历为知名大学全日制本科,应具有非同等学历考取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及学位,;非外语教师外语须达到国家六级及以上水平,外语教师须达到专业外语八级水平。原则上要求博士学历和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工资待遇
(一)领军人才:聘任教授岗位;年薪50万元人民帀起,购房补贴50万至100万元人民帀,自然科学类科研启动经费和仪器设备购置费3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帀;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经费50万至100万元人民帀。领军团队、院士或急需的重要人才的引进待遇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可另行商定。
(二)杰出青年学者:聘任教授岗位;可执行年薪制,年薪30万元人民帀起,购房补贴30万至50万元人民帀,自然科学类科研启动经费和仪器设备购置费200万至300万元人民帀,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经费30万至60万元人民帀。
(三)优秀青年学者:聘任教授或副教授岗位;执行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标准,购房补贴15万至30万元人民帀,自然科学类科研启动经费和仪器设备购置费30万至100万元人民帀,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经费10万至30万元人民币。
(四)青年骨干:聘任副教授或讲师岗位;执行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标准,购房补贴8万至15万元人民帀,自然科学类科研启动经费和仪器设备购置费15万至30万元人民帀,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经费5万至10万元人民币。
(五)优秀青年教师:职称按有关文件执行,执行国家工资和校内津贴标准,购房补贴5万元人民帀,自然科学类科研启动经费5万至15万元人民帀,人文社科类科研启动经费3万至5万元人民币。
随高端人才同时引进的团队成员的待遇根据其业绩成果、学术水平等条件,并参考上述引进人才待遇和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五、招聘程序
(一)报名
通过二级单位推荐或本人自荐的应聘者可以到各二级单位或到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招聘网站报名应聘,并将个人简历电子版发送到电子邮箱,应聘时须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基本情况。材料的复印件包括本人学历、学位证书,外语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书,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复印件。配偶、子女简要情况说明材料。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要提供能证明该经历的材料;
(2)近五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的全文及其期刊封面、目录的复印件和代表性著作封面的复印件(10 项以内)。论文被SCI、SSCI、EI、CSSCI等收录的检索报告以及他引情况证明的复印件;
(3)近5 年科研项目立项通知、结题或鉴定证书的复印件(10 项以内);
(4)近5 年科研获奖证书的复印件(10 项以内);
(5)在国内外任职或担任重要职务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6)两位同行专家的推荐信;
(7)来校履职的工作思路、预期目标。
(二)资格审查
根据学校人才引进计划,二级单位对所有应聘者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拟参加考核的应聘人员名单。人事与专家工作处对二级单位提出的拟考核的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复查,通过后由人事与专家工作处会同二级单位按程序组织考核。
(三)考核
采取面试、试讲、学术报告、答辩等形式对应聘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答辩情况、业绩成果、教学能力、道德素质和发展潜力等。
(四)体检和心理测试
通过学校考核的应聘人员到校医院进行体检;到校大学生心理测试中心进行心理测试。
(五)审批
通过学校考核且体检和心理测试合格者,报学校有关会议通过。
(六)公示
在校园网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三天。公示结束后,为公示通过人员办理相应手续。
(七)聘用
由人事与专家工作处代表学校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六、几点说明
(一)每年度招聘计划可以横向互调,申请者可根据岗位需求随时申报。
(二)应届毕业生在正式办理报到手续前,须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报到证。
(三)对新聘用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合格者予以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四)本公告由东北林业大学人事与专家工作处负责解释。
七、招聘计划
招聘计划详情请关注:http://gkzp.nefu.edu.cn
八、联系方式
1、应聘优秀青年教师:通过东北林业大学公开招聘系统http://gkzp.nefu.edu.cn提交简历;
2、应聘高层次人才:可以通过东北林业大学公开招聘系统http://gkzp.nefu.edu.cn提交简历;或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简历,发送主题和附件请以“高校师资网***应聘***单位***岗位+姓名+专业名称”格式注明,发送到nefumoe@163.com 并抄送 dblydxzp@126.com
联系人: 倪松远 张春雷
联系电话:0451-82191327 82190165
学校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
邮政编码:150040
传真:0451-82190335
网址:http://www.nefu.edu.cn